top of page

艾琳-第五幅《蒙娜麗莎》(01/09)

  • 作家相片: Jake Lo
    Jake Lo
  • 8月29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已更新:9月11日

  

在台北,年輕的艾琳生活就像一部被套上濾鏡的黑白電影,少了色彩,只有濃淡不一的灰階。她棲身在一間窄小的租屋裡,空氣中總是瀰漫著揮之不去的潮濕氣味與陳年顏料的混合氣息,但如果你嘗試打開窗戶,迎面而來的就是油煙與混合食物的氣味。『讓人感到有點油膩』。



第一章:逃離與啟動


畫架上的畫布,是艾琳唯一能夠自由呼吸的空間,而創作的同時,她可以無視所有無形的壓抑。房內的作品,始終無法得到市場的注意。畫廊老闆總是禮貌地表示:「妳的作品很有個性,但還是難以被大眾接受」。每一次委婉的拒絕,如同刀子一樣,一次次地割在艾琳的自尊心上。『或許我真的不適合作畫』。


母親的電話是關心,但更像是一道無形的枷鎖。媽媽總是重複著那些內容:「隔壁王太太的女兒,在科技公司上班,穩定又賺得多」、「艾琳,藝術家能當飯吃嗎?我老了,妳有沒有想過以後怎麼辦?」這些話語最後變成一條條的藤蔓,密不透風的纏繞著艾琳的心。她知道媽媽是愛她的,但對於現在的她,這種愛太過沉重。


艾琳的畫作,的確異於常人。她不畫風景,不畫靜物,只畫她夢中的景象。因為需要畫出夢中的世界,她習慣在床邊擺放紙與筆,這可以讓她在清醒時更完整的保留夢中的感覺,這也讓她擁有分辨夢與現實的能力,除了那一次她做了罕見的夢中夢,她到現在還念念不忘,沒有記得夢中紀錄的筆記。『我珍貴的素材(笑)』。

  

夢境其實是一個不斷崩解與變化的世界,只是我們在夢中很難感知,時常我們都會認為這一切是理所當然,扭曲的建築物與場景不斷折疊變換,而她筆下的人物,總是投射出多種角色的連體,時而是我,時而是我看者他,但你又可以知道他下一步會做甚麼,筆記要記錄內容,標記視角及類似時間的註記,因為你可能在同一個時間會有多種的視角及想法。


最近,艾琳開始被相同的夢所困擾。夢中,她總是身處一個純淨無暇的白色空間,耳邊是低沉而模糊的低語,雖然內容模糊不清,卻有著獨特的旋律感,就如同歌唱一樣。但是這些旋律有著強烈的,一種被命令的感覺,似乎是要她「完成…」。完成什麼?她不知道,而每次當她想要理解對方的內容時,就會驚醒,剩下的只有心臟劇烈跳動與滿身的冷汗。隨著夢境越來越頻繁,旋律似乎也越來越清晰,但她只記得最後一次她感覺到的是「準備開始中」,而那之後再也沒有做過類似的夢境。


這陣子的經歷,艾琳將她的感受呈現在她的作品中,完成後她依舊將作品上傳到網路上,寫下一些心得與作品補充,標記Tag,但唯一不同的是,隔天,畫廊老闆邀請她的作品參加這次的聯合畫展,她心中感到疑惑,因為展覽下週就要開始了,這麼倉促,真的不像是這位負責人的做事風格,雖然感到疑惑,但是艾琳不想放棄任何機會。



「我對於您這次的作品感到強烈的興趣。」

「這幅畫是否有出售的打算?上面沒有標價?」


『抱歉,這幅畫對我有點特殊,目前沒又售出的打算。』


「啊,真是可惜。」

「但是,能否讓我擁有這幅畫的NFT?我可以提出相對應的報酬。」


『NFT我認為是可以的。』


「這真是太美妙了,這是我提出的報酬及另一個機會,當然無論你是否接受這個機會,我依舊會與您達成NFT的交易。」



幾天後,艾琳告訴母親這次的參展,她得到了一筆不錯的報酬及一個機會,她會出國走走並找尋新的靈感。


艾琳打開收藏家給她的信封,信上寫著:「親愛的艾琳小姐,我們對您的作品著迷,希望您能夠創作出更多這方面題材的作品,我們在歐洲有一些相關的產業,所以希望可以招待您來這裡旅遊,或許可以讓您有更多的靈感,畢竟轉換環境是有助於創作的。最後期待您有美好的收穫。備註:所有的日常開銷我們都會負責,隨信附上飛往柏林的機票及現金卡。」


柏林,一個充滿歷史與藝術氣息的城市,對艾琳來說,是個好的開始。她在克羅伊茨貝格區(Kreuzberg)找到了一間可以作畫的旅館,房間適中,窗戶正對著一條安靜的街道。在清晨,艾琳可以看到,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牆上,而時間在上面畫出斑駁的光影,她喜歡這種感覺,她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。


剛開始這種新生活時,艾琳認為,逃離在台北的狹小空間,與母親的關心,就能重新找到自我,不再感到壓抑與束縛。然而,這種舒適的感覺並沒有持續太久,內心中的空虛如夢魘般如影隨形。艾琳發現,無論她逃到多遠,都無法逃離。『我的壓抑與束縛是…,…我絕對不會承認!!』


一個陰雨連綿的午後,艾琳窩在旅館房間的床上,滑著手機。


她瀏覽著社群媒體上的畫作,看著那些她羨慕的藝術家們發布的精美作品,心中充滿了挫敗感。就在此時,突然的停電讓房間昏暗不清,艾琳還沒有反應過來,一道雷聲與手機螢幕的一閃,嚇到了她,她一度以為,閃電打到了她的手機。在檢查手機時,艾琳發現一個從未見過的APP圖示出現在畫面角落,圖示是一個極其簡潔的圓圈,裡面有兩條不斷旋轉的魚,沒有任何文字說明。


這個圖示,艾琳未見過,但卻給她一種莫名的熟悉感,彷彿是從她夢中的那個純白空間中誕生出來的一樣。她猶豫了一下,但指尖彷彿不受控制般,輕點了下去。APP的介面是純淨無瑕的白色,正中央只有一個閃爍著微光的「啟動」按鈕。艾琳感到疑惑,但卻彷彿是在面對一位熟悉的陌生人。她輕輕觸碰啟動的按鈕,而就在那一瞬間,一股電流感貫穿了她的全身,她感到自己的身體像是被無數根細小的針刺穿,又像是有無數條電流在她的血管中流動。她的視野開始模糊,眼前閃過無數複雜且抽象的符號、線條和幾何圖形,它們快速地排列組合,一瞬間她想起了她的高中物理老師。耳邊的低語再次響起,但這次不再是模糊的呢喃,而是清晰而冰冷的電子旋律:

「已啟動宿主。」

「單位:艾琳。」

「職業:夢境構築師。」

「身份識別完成。開始連接世界意志埠口。」「完成。」

「任務發布:前往羅浮宮,修復第五幅《蒙娜麗莎》。」


艾琳嚇得尖叫一聲,手中的手機滑落在地。但是當她睜開雙眼時,今天依舊是那個舒服安逸地午後,這時她開時懷疑「陰雨連綿」是一場夢。她拿起手機,那個APP圖示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。她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,試圖說服自己剛才經歷了一場逼真的夢境,正當她準備拿起紙筆紀錄時,她看到了,右手腕內側,多了一個極其微小的紋身。那個紋身,正是APP的圖示:一個簡潔的圓圈,裡面有兩條旋轉的魚?


艾琳的手指輕輕地撫摸著那個紋身,冰涼而真實。她的心跳與呼吸開始加快,這不是夢。她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及厭惡,因為她知道,自己不再是自己唯一的決策者。一個無形的存在,正在注視著她,試圖操控她,她想要反抗,但她似乎也有想要完成「任務」的衝動,一種熟悉的衝突感在她心中蔓延,艾琳意識到,這彷彿就像是在夢中扮演的角色一樣。


她,艾琳,一個在被現實壓得喘不過氣的普通藝術家,在柏林,成為了某種意志體的「宿主」。她感到身體及意識,逐漸被一個未知的「系統」所接管。「修復第五幅《蒙娜麗莎》。」這句話在她的腦中不斷迴盪,像是一個無法擺脫的旋律。
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